时隔14年再出手!新APP上线,阿里又添一员猛将!
我开通视频号啦!
“阿里拍卖”APP上线
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。”
在马云那些流传甚广的“金句”里,曾有一句是这样说的。
如今看起来,从0到1,从不可能到可能,这样的颠覆一直都在阿里巴巴的故事中上演。
淘宝、天猫、1688、还有前不久刚上线的淘菜菜……
如今,在不断扩充的商业“大军”中,又要增添一员“猛将”,阿里拍卖。
“企业家抄底生产要素,老百姓特价买车买房,收藏家寻找源头好货,尽在阿里拍卖!”
据报道,9月23日,阿里拍卖APP上架各大应用商店,正式推出了独立的手机应用版本。
一切正如宣传语写的那样,据官方介绍,阿里拍卖,是阿里集团旗下的APP。
打开APP首页,共有首页、关注提醒、消息、我的四大模块,去掉直播功能,其内嵌设计与淘宝基本一致。
在“首页”上方可选择精选、资产、珍品三个页面,精选页面包括法院卖货、银行清仓、破产甩卖、房产、特价车、奢侈品、玉翠珠宝、老酒集市、艺术品等分类。
资产页面细分为房产、债券、土地、股权、机动车、无形资产、船舶等。而珍品页面则更多是一些奢侈品、文玩、老酒等。
不难看出,在这个平台上流通的商品或多或少地携带着一些收藏与增值特性。
因而,为保证“拍品”的安全与质量,APP合作了601家政府机构、3460家法院、2210家银行金融机构等。此外,还提供假一赔三、免费鉴定等服务。
诚然,一提起拍卖,或许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闪出一副画面,偌大的房间里,上百来号人举着小牌,发着光的古玩珍宝被置于台上,旁边还要配上拍卖师洪亮的一声“成交”!
事实上,当网购占据人们消费模式的半壁江山之时,与交易同源的拍卖也并没有掉队,很早便开始了线上交易模式。
正如鲜有人知,在2003年淘宝网诞生之初,其最先采用的交易模式就是以“拍卖”为主。三年后,当淘宝成功甩开对手成为亚洲最大的线上购物平台后,“一口价”逐渐取代了“拍卖”模式。
在剥离了淘宝之后,阿里在2007年便为“拍卖”专门成立了线上平台,已经同上千家商业机构、政府机构、金融机构开展合作,旗下涵盖资产拍卖、高端消费品拍卖、收藏品拍卖等。
数据显示,目前,阿里拍卖平台每日服务活跃会员数超过200万,同时还对接了淘宝平台上亿的流量入口。已累计有2亿消费者,在阿里拍卖上促进使了4.7亿次定价权利。
无疑,此次APP的上线,意味着阿里向着拍卖业务的又一次进攻。
被重估的价值
交易新风口
“网络拍卖是下一个电商大市场,未来五年拍卖可能会占据中国电商市场的30%。”
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所言,如今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,一场足以扰动市场的变革正在古老的拍卖行业上演。
据报道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曾经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卖出过几件作品,其中名为《燃烧的向日葵》的作品,在经过了32次的出价后,最终以158万人民币价格成交,而成交的过程,也被1.4万人共同见证。
面对这一结果,朱炳仁曾无不感慨地说:“如果在线下拍卖,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围观,也达不到那么多出价次数。”
不过,在这种“一家商品,百家求”的竞拍模式线上化的过程中,一些“黑箱操作”也层出不穷。
例如,曾有一位网友爆料自己参加拍卖被坑的经历:“到最后一个小时,托就来了,不到十秒就有人抬价一次……”
诚然,由于网络拍卖的门槛较低,不乏有拍卖者恶意“抬价”,即在商品开始拍卖时故意抬高价格,等加价到一定程度就跑,留下“韭菜”接盘。
再例如,在《1818黄金眼》中,曾有这样一则新闻,一男子在阿里拍卖上拍下了一辆迷你车,但拿到车时才发现,车子的不少配件都被掉包了。
诚然,对于平台本身而言,其初衷必然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让卖家卖得开心,拍者拍得如意,围观者也能看得尽兴。
纵然抢先领跑,对于步步为营的阿里与阿里拍卖而言,相比起紧盯着追上来的对手,如何解决掉自身上的“蛀虫”,或许是更为紧迫的问题。
阿里之后,“安卓终结者”来了!
再次放大招!美团与拼多多争高下,阿里不甘心只做旁观者!
暴涨超1000亿!阿里巴巴又做对了!
阿里狂跌,马云最怕的人,竟是最后救星!
几千万鸡农坐不住了!喂鸡吃中药,博士为鸡把脉,阿里云这套奇葩打法让世界跪了!
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\QQ:2881339630